2016年12月28日上午

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开工动员会

中山侧登陆点举行

一粒“超级工程”的种子撒入伶仃洋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海上施工现场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徐勉 摄


历时七年多,时间来到2024年6月

这粒种子已化身成一条

穿海跃动的钢铁游龙

等待世人的检验


这座全长仅24公里的跨海工程,何以被冠以“超级工程”“世纪工程”的名号?这一交通工程何以令万众期待?




极具含金量

黄金内湾的“关键一横”


从千米高空鸟瞰倒“V”字形珠江出海口,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隔着伶仃洋,与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遥遥相望。

在深中通道之前,珠江口已有四座跨江或跨海通道建成。从北向南依次排列的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在伶仃洋上“穿针引线”,串联湾区城市发展。


珠江口还需要更强劲的交通引擎。西接深圳,东连中山,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就如伶仃洋中的一条巨龙,打通“湾区主动脉”,画上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


深中通道带来最直观的改变,无疑是将深圳和中山两地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将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通过万顷沙支线连接,广州南沙也将加入“朋友圈,实现深圳、中山以及广州三城连接。

城市间交通高效连接融合的背后,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时空距离的拉近。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等地的过江时间也随之缩短。

先前作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最佳路线的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的交通压力也将进一步被释放。粤西地区民众到深圳必经虎门大桥或南沙大桥的长期拥堵情况也将大为改善。



双向奔赴

全面提速的“破圈融湾”



跨越珠江口”,既是东岸城市空间之谋,也是西岸城市的机遇之策,更是东西两岸城市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部署的共同答卷。

24公里,20分钟,这是深中通道贯通后深圳与中山的距离。从交通互联到产业协同,再到生活圈共融,两座城市的“双向奔赴”如同催化剂,将曾经关于两片土地的广阔畅想逐渐化为现实。


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作为“东承”桥头堡,在全面对接深圳市“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个未来产业”上下足功夫,扎实谋划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全力承接大湾区优质资源和产业外溢。

路通、财聚、人兴。以深中通道为桥,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在“两廊”之间的流动将更加高效、畅通,更能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连接起一小时产业协作圈,给两岸更深度的融合带来全新的活力。




“深中”经验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世纪工程”,何以冠名?10项世界之最,15项世界首创核心材料、技术和装备……深中通道不仅为当代世人社会带来实际的红利,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深中通道一口气拿下十项世界之最。项目关键工程深中大桥(原伶仃洋大桥)摘得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66米)、世界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通航净空76.5米)、世界最大海中悬索桥锚碇(单个锚碇混凝土方量约34.4万立方)、世界最高悬索桥抗风检验风速(颤振检验风速83.7m/s)等多个桂冠。而项目建设难度最高的海底隧道部分则创下世界最长最宽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记录(沉管段长5035米,32个管节+1个最终接头)。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徐勉 摄

新质生产力在深中通道建设中也大幅涌现并应用。世界首次研制出6毫米2060MPa锌铝稀土(镁)超高强耐久主缆钢丝索股,应用于深中大桥;世界首创沉管隧道整体预制海中推出式最终接头结构新装置;世界首创超高混凝土桥塔一体化智能筑塔机;世界首创悬索桥主缆标记法架设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及新材料7项,新装备及新工艺8项,让深中通道无疑成为一部水上交通工程的建筑指南书。



一桥飞架,双城奔赴!


从深圳到民众可实现,最快25分钟抵达。成熟的产业环境,未来的交通区域优势等,正是承接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利好的着力地。


位于民众街道的深中合作创新区海纳智造产业园,地处广澳高速、南中高速、东部外环高速3条高速交汇地带,规划五个高速出入口,与广州市南沙区仅一河相隔,区位优势明显。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来我们海纳看一看。户型方正的全新高标准厂房,花园式精装园区盛装以待,迎接您的莅临参观指导。


深中“半小时生活圈”

你心动了吗?

END

信息来源:中国交通报、中山发改、南方都市报、民众发布